青岛实现入园幼儿“应收尽收” 近九成幼儿获普惠性学位
本报讯(记者 孙军)记者日前从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获悉,今年青岛市幼儿园共录取适龄入园小班幼儿11.12万人,比2019年增加20.9%。公办园招生5.72万人,占比51.44%,普惠性民办园招生4.19万人,89.15%的幼儿获得普惠性学位。而且,该市各区市部分幼儿园仍有空余学位。至此,面对“全面二孩”政策带来的入园高峰,该市真正破解了“入园难”,实现了入园幼儿“应收尽收”。
实现“应收尽收”,就要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和启用,推动幼儿园布局逐步优化,让孩子入园不再难。今年,青岛市新启用公办园34所,新启用普惠性民办园14所,小班共招生5700余人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。今年计划新建、改扩建的50所幼儿园,已有36所开工建设,将新增学位约1.2万个。
“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片区今年有3所公办园新开园,使该片区的公办园布局趋于均衡,实现了科学的幼儿园划片招生和相对就近入园。”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局长王晓光告诉记者。目前,该片区还有5所公办园正在推进建设,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后,公办园布局将更为优化。
“‘应收尽收’还体现在解决居住地孩子的就近入园上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,最能满足就近入园需求。”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介绍,自2019年至今,全市大力整治规划不到位、建设不到位、移交不到位、使用不到位的209所幼儿园,目前已经整治完成177所,都办成了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。
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片区是小区配套园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,因历史原因,这些小区配套园多为高收费幼儿园,多数百姓曾对此望而却步。今年有5所幼儿园已降费转型,按照每月880元的普惠价收费,加上周边的一些美誉度高的老普惠园,已满足了老百姓对就近入优质普惠园的期盼,深受赞誉。
“应收尽收”不是靠去收费“贵”的幼儿园,而是实现近90%的孩子进普惠园。扩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是改善“入园贵”的有力措施。今年上半年,为帮助民办园渡过疫情难关,青岛市教育局、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民办园发展,鼓励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民办园申请转为普惠性民办园,2020年生均定额补助从本年度1月起计算给予拨付。全市有237所民办园积极响应该政策,经教育部门认定转为普惠园。至此,全市普惠园覆盖率提高至88%。
“‘应收尽收’的实现,还有赖于在公办学位不足区域,采用租赁、改造等方式积极推动建设一批优质公办园的分园或教学点,由公办园统一管理,扩大公办学位,这是解决老城区入园学位扩增的有效措施。”姜元韶介绍,青岛市教育局正在推动的“优质公办园+分园”“优质公办园+教学点(小微园)”等联盟办园模式,充分发挥了优质园的示范带动作用,推动了优质学位扩增。
“应收尽收”的实现,还得益于挖掘现有幼儿园本身的潜力,增加招生计划。青岛市在部分土地资源已十分紧张的建成区,针对适龄幼儿暂时性的数量增加,积极挖掘幼儿园自身潜力,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扩班,适当扩大班额,增加招生数量。今年,该市共74所公办园和51所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扩班增加小班197个,增加招生约6100人。
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告诉记者,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早期教育的全面开展,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,联系着社会的进步发展。青岛市委、市政府积极推进学前教育“普及普惠全面优质”发展,高度重视幼儿入园工作,政府部门齐心通力协作,才真正实现了破解“入园难、入园贵”,做到了入园幼儿“应收尽收”。
实现“应收尽收”,就要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和启用,推动幼儿园布局逐步优化,让孩子入园不再难。今年,青岛市新启用公办园34所,新启用普惠性民办园14所,小班共招生5700余人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。今年计划新建、改扩建的50所幼儿园,已有36所开工建设,将新增学位约1.2万个。
“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片区今年有3所公办园新开园,使该片区的公办园布局趋于均衡,实现了科学的幼儿园划片招生和相对就近入园。”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局长王晓光告诉记者。目前,该片区还有5所公办园正在推进建设,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后,公办园布局将更为优化。
“‘应收尽收’还体现在解决居住地孩子的就近入园上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,最能满足就近入园需求。”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介绍,自2019年至今,全市大力整治规划不到位、建设不到位、移交不到位、使用不到位的209所幼儿园,目前已经整治完成177所,都办成了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。
青岛市市北区浮山后片区是小区配套园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,因历史原因,这些小区配套园多为高收费幼儿园,多数百姓曾对此望而却步。今年有5所幼儿园已降费转型,按照每月880元的普惠价收费,加上周边的一些美誉度高的老普惠园,已满足了老百姓对就近入优质普惠园的期盼,深受赞誉。
“应收尽收”不是靠去收费“贵”的幼儿园,而是实现近90%的孩子进普惠园。扩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是改善“入园贵”的有力措施。今年上半年,为帮助民办园渡过疫情难关,青岛市教育局、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民办园发展,鼓励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民办园申请转为普惠性民办园,2020年生均定额补助从本年度1月起计算给予拨付。全市有237所民办园积极响应该政策,经教育部门认定转为普惠园。至此,全市普惠园覆盖率提高至88%。
“‘应收尽收’的实现,还有赖于在公办学位不足区域,采用租赁、改造等方式积极推动建设一批优质公办园的分园或教学点,由公办园统一管理,扩大公办学位,这是解决老城区入园学位扩增的有效措施。”姜元韶介绍,青岛市教育局正在推动的“优质公办园+分园”“优质公办园+教学点(小微园)”等联盟办园模式,充分发挥了优质园的示范带动作用,推动了优质学位扩增。
“应收尽收”的实现,还得益于挖掘现有幼儿园本身的潜力,增加招生计划。青岛市在部分土地资源已十分紧张的建成区,针对适龄幼儿暂时性的数量增加,积极挖掘幼儿园自身潜力,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扩班,适当扩大班额,增加招生数量。今年,该市共74所公办园和51所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扩班增加小班197个,增加招生约6100人。
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告诉记者,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早期教育的全面开展,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,联系着社会的进步发展。青岛市委、市政府积极推进学前教育“普及普惠全面优质”发展,高度重视幼儿入园工作,政府部门齐心通力协作,才真正实现了破解“入园难、入园贵”,做到了入园幼儿“应收尽收”。